13 本性论

发现易经――生之大原则?大易无边 慧行天下 13本性论

13本性论

生之易行文至本章,生之易的十三大原则就业已叙述完毕。生之易处处讲原则,但实际上生之易并没有任何原则,而只是万物自然之本性。我们所谓的原则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自然之本性的不同侧重点的描述。太极环生息运行是依照其自然之本性而生息运行。太极环之所以那样运行,只是其本性使然,系统最初和最终的动因,都只是系统自身。一切都是本性,所以我们一旦就太极环生息运行这种本性进行归纳总结并述之为各种原则,实际上我们就是远离了而不是贴近了生之易智慧的起源。因为无论我们的描述多么地详尽都不足以阐明太极环生息运行的本性。智之为慧就在于其一旦指明,便远离了智慧。所以智慧的根本在于太极环的本性,而不是我们所谓的什么什么原则。

佛说:慧由心生。唯有我们心中的那一点点自性可以描摹太极环那智慧的本性。其他的,一旦开口便离题万里。

我们说,太极环的运行生息是全部的大系统的智慧之源,那么承传到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所秉承的这个子系统环相应地也必然地具有“太极环”的环结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智慧之源。可问题在于太极环的原始结构是容易、和谐与快乐的化身,是无以伦比的智慧之源。而我们身上的这个子系统环却不知道是被拧了多少拧劲的N级子系统。我们必须消除掉所有多余的拧劲才能复原那最初的太极环的原始面貌。可见我们人之为人的本性距离智慧的本原是多么的遥远。

这样理解似乎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那最为远古的生物反而更加地接近智慧的本源。

没错,如果你心中有了这么一个疑问,就证明你确实是在用心思索了。

这世界愈进化就愈是远离智慧。进化确实让生灵更精明、更适应,但绝不是更智慧。太极环的分裂与运行只是更加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而智慧则是一个恒量,智之为慧就在其不生不灭,不增不长,他与人自性中的那一点点慧根相通。悟性高的人可以籍由自身的这个子系统环复原和考证大系统的智慧。但我们大多数的的人却只能象小景一样,对之望尘而莫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表达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子系统环中,我们都必然地是智慧的太极环结构――只要消除掉那些因分裂复制而产生的拧劲。在原则上我们依然可以完完整整地复原出太极环的原始结构。

太极环本身的结构是至为简洁,至为和谐,至为快乐的结构,而且这些简洁、和谐与快乐的特点全都源自自身的结构而不需要任何外来的推动和添加。所以我们说,太极环的本性其实就是自然的自然之性,是智慧的智慧之态。是简洁在简洁时、和谐在和谐时、快乐在快乐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所以太极环本没有一切所谓的简洁、和谐、快乐及智慧之说,有的只是他的自然之性。但自然的自然之性本身就具有简洁、和谐、快乐与智慧的特点,但特点只是对本性所做的具体而微的表述,而本性才是最为实在的东西。

而我们人,除非从内心的深处能意识到我们智慧的本性,否则对我们人来讲更加容易表现出来的反而是我们的那些拧劲。我们人太聪明了,以至于看不出是否还可以表达智慧。

太极环本身只有一个拧劲,但正是这个唯一的拧劲让太极环摆脱了平面状态的生硬、艰涩与死板,从而拥有智慧的本性。而我们人则拥有2N+1个数的拧劲,2N个数的拧劲因其转到了原来的位置没有结构功能上的意义。所以我们的子系统若要表达和复原太极环的原始状态,则必须不多不少地剔除掉自己身上的那2N个拧劲。这大概只有佛祖才可以轻易做到吧。

但就算我们并不能做到,我们同样应当明白我们的自性所秉承的那种智慧的体现与太极环自然之本性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就是说,并非我们芸芸中的众生不体现智慧,而是我们所体现的那种智慧业已被后天而生的2N多的拧劲给湮没了。

所以,首先要认识到智慧的本源或者说智慧本身是源自大自然自然而然的天性。智之为慧自宇宙诞生那一刻起直至宇宙终结都是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恒量,智慧相对来说是个静止的传承的东西。因其静止,因其在漫长的进化和演绎过程中的承传所以才最容易被后天而生的2N多的拧劲所湮没。但自然的天性却永恒地存在,他不因为这2N多的进化和演绎而失去智慧之天性。

再就是要认识到人的自性。虽然那2N多的拧劲足以搅乱我们对世界原本之智慧的认知,但毕竟我们的自性是源于太极环的最初。冗杂剥尽,世界原本简洁、和谐而又快乐。

所以,世界的简洁、和谐与快乐是自然之天性又是我们芸芸众生之天性。尽管我们人之为人的天性被2N多的拧劲所遮掩,但天性之光可以冲破重重的迷雾,直射我们的心灵。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